硅灰检测
硅灰又称硅微粉,是一种由无定形二氧化硅组成的超细粉末,在建筑、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以下是硅灰检验的相关内容:
外观与粒度检验
外观:正常的硅灰应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无肉眼可见的杂质、结块现象。若颜色过深或有明显异物,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粒度
筛析法:采用标准筛进行筛分试验,将一定量的硅灰样品放在标准筛(如45μm筛)上,通过振动筛机振动一定时间后,称量筛上和筛下的样品质量,计算筛余百分数,以此来判断硅灰的粒度分布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来说,硅灰的45μm筛余不得超过10%。
激光粒度分析法: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硅灰样品进行检测,可得到硅灰更准确、更详细的粒度分布数据,包括平均粒径、粒径分布范围等参数。
化学性质检验
二氧化硅含量: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氢氟酸重量法或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氢氟酸重量法是将硅灰样品与氢氟酸和硫酸混合,加热使二氧化硅转化为四氟化硅挥发除去,通过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来计算二氧化硅的含量。硅灰中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应不低于85%。
烧失量:称取一定量的硅灰样品,放入高温炉中在950 - 1000℃下灼烧至恒重,计算灼烧前后样品质量的差值与原始质量的比值,即为烧失量。烧失量主要反映了硅灰中可能存在的有机物、碳酸盐等易挥发物质的含量,一般要求烧失量不超过5%。
含水量:一般采用烘干法,称取一定量的硅灰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 - 110℃下烘干至恒重,根据烘干前后质量差计算含水量。硅灰的含水量应不超过3%。
物理性能检验
比表面积:常用的方法是勃氏透气法,基于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厚度的硅灰层时,所受阻力不同来计算其比表面积。硅灰的比表面积一般在15 - 30m²/g之间。
活性指数:活性指数是衡量硅灰活性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胶砂强度法。将硅灰与水泥、标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胶砂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一定时间后,测定其抗压强度,并与基准水泥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进行对比,计算活性指数。一般要求硅灰的活性指数在7d时不低于85%,28d时不低于90%。
其他性能检验
放射性:对于用于建筑材料的硅灰,需要进行放射性检验,以确保其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通常采用放射性检测仪对样品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镭 - 226、钍 - 232、钾 - 40等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
均匀性:硅灰的均匀性对其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可通过多次取样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观察其数据的离散程度来判断均匀性。也可采用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硅灰颗粒在不同位置的分布情况,评估其均匀性。
硅灰检验依据的标准主要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硅灰》(GB/T 27690)等,具体检验项目和指标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相关标准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