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沥青检测
石油沥青检测主要涉及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性能等多方面的检测,以下是具体介绍:
物理性质检测
针入度
方法:在规定的温度、时间和荷载条件下,将标准针垂直贯入沥青试样中,测量针入的深度,以0.1mm为单位。常用的试验温度为25℃,荷载为100g,时间为5s。
意义:反映沥青的软硬程度,针入度值越大,表明沥青越软,稠度越小。
延度
方法:将沥青试样制成8字形标准试件,在规定的拉伸速度和温度下进行拉伸,测量试件拉断时的伸长长度,以cm为单位。常见的试验温度有15℃和25℃,拉伸速度一般为5cm/min。
意义:用于衡量沥青的柔韧性和抗裂性能,延度越大,沥青的柔韧性越好。
软化点
方法:采用环球法,将沥青试样装入规定尺寸的铜环中,在规定的加热速度下,使钢球在沥青中下落,当沥青软化到使钢球下落25.4mm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单位为℃。
意义:表征沥青的耐热性能,软化点越高,沥青的耐热性越好,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越强。
密度
方法:通常采用比重瓶法,将已知质量的沥青试样放入已知容积的比重瓶中,加入水或其他已知密度的液体,通过测量排出液体的体积来计算沥青的密度。
意义:可用于沥青质量控制和配合比设计等,不同来源和品种的沥青密度可能有所不同。
化学性质检测
沥青质含量
方法:采用溶剂沉淀法,通常用正庚烷或正戊烷等溶剂将沥青中的沥青质沉淀出来,然后通过过滤、干燥等步骤,称量沥青质的质量,计算其在沥青中的含量。
意义:沥青质含量影响沥青的硬度、粘度和耐久性等性能,含量过高会使沥青变脆,降低其低温性能。
胶质含量
方法:在测定沥青质含量后,将除去沥青质的溶液进一步处理,通过硅胶柱吸附等方法分离出胶质,然后进行称量和计算。
意义:胶质对沥青的粘性和塑性有重要影响,适量的胶质可使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柔韧性。
蜡含量
方法:常用的有蒸馏法和裂解蒸馏法。将沥青试样进行蒸馏或裂解蒸馏,使蜡从沥青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冷冻、过滤、称量等步骤测定蜡的含量。
意义:蜡含量过高会降低沥青的低温韧性和高温稳定性,影响沥青的路用性能。
工艺性能检测
闪点和燃点
方法: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或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将沥青试样放入特定的容器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当沥青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到火焰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为闪点;继续加热,当沥青蒸气能持续燃烧5s以上时的最低温度为燃点。
意义:闪点和燃点反映沥青的安全性和易燃程度,是沥青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安全指标。
薄膜烘箱试验或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方法:将沥青试样放入烘箱中,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使沥青在薄膜状态下进行老化,然后测定老化前后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性能指标,计算性能变化率。
意义:模拟沥青在加热和使用过程中的老化情况,评估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需要对石油沥青的粘附性、低温性能、抗滑性能等进行检测,以全面评估其质量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