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链球菌素检测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由乳酸链球菌产生的多肽类细菌素,常用于食品防腐保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乳酸链球菌素检测方法:
生物测定法
琼脂扩散法
原理:利用乳酸链球菌素对敏感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在含有指示菌的琼脂平板上打小孔,将样品溶液加入小孔中。乳酸链球菌素会在琼脂中扩散,形成抑菌圈,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来定量乳酸链球菌素的含量。
操作步骤:首先制备含有敏感指示菌(如藤黄微球菌)的琼脂培养基平板。待平板凝固后,用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出均匀分布的小孔。将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标准品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分别加入小孔中。将平板在适宜的温度下(如30℃)培养一定时间(通常18 - 24小时)。培养结束后,测量抑菌圈的直径,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乳酸链球菌素的含量。
杯碟法
原理:与琼脂扩散法类似,也是基于乳酸链球菌素对指示菌的抑菌作用。将牛津杯放置在含有指示菌的琼脂平板上,向牛津杯中加入样品溶液,乳酸链球菌素扩散到琼脂中抑制指示菌生长,形成抑菌圈,通过抑菌圈大小测定乳酸链球菌素含量。
操作步骤:准备好含有指示菌的琼脂平板,将牛津杯均匀放置在平板上。分别向牛津杯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将平板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后测量抑菌圈直径,进而计算样品中乳酸链球菌素的含量。
化学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理:利用乳酸链球菌素在特定的色谱柱上与其他杂质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其含量。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
操作步骤:首先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离心、过滤等,以去除杂质。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流动相携带样品通过色谱柱,乳酸链球菌素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到分离。通过检测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或质谱信号,与标准品的色谱图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样品中乳酸链球菌素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原理:利用乳酸链球菌素的特异性抗体与样品中的乳酸链球菌素结合,然后通过酶标记的二抗与结合后的复合物反应,加入底物后,根据酶催化底物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定量乳酸链球菌素。
操作步骤:将乳酸链球菌素的特异性抗体包被在酶标板上,加入待测样品和标准品,使其中的乳酸链球菌素与抗体结合。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后,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再次洗涤。最后加入底物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乳酸链球菌素的含量。
生物测定法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灵敏度和准确性可能稍差;化学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