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迁移率实验
一、常用实验方法
划痕法
原理:通过人工划痕模拟细胞迁移的物理空间障碍,观察细胞向“伤口”区域的定向迁移能力。
适用场景:肿瘤转移机制研究、药物抑制/促进迁移效果验证。
Transwell法
原理:利用趋化因子浓度梯度诱导细胞穿过微孔膜(孔径8 μm),通过计数迁移细胞数量评估迁移活性。
适用场景:侵袭性迁移研究(需预铺基质胶)、免疫细胞趋化行为分析。
二、实验步骤详解
划痕法操作流程
细胞准备
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如HepG2),以5×10⁵个/mL密度接种于24孔板,形成单层贴壁细胞。
培养条件: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37℃、5% CO₂环境。
划痕创建
使用200 μL无菌枪头垂直于培养板划痕,宽度约0.5–1 mm。
PBS清洗3次去除脱落细胞,更换无血清/含药培养基(如5-FU溶液)。
动态观察
0小时:显微镜拍摄划痕初始状态(标记交叉点作为固定检测位点)。
24/48小时:观察细胞迁移覆盖区域,使用ImageJ分析划痕面积缩小率或迁移距离。
Transwell法操作流程
趋化因子设置
下室加入含趋化因子(如EGF、SDF-1α)的培养基,上室接种2×10⁴–5×10⁴个细胞。
对照组使用无趋化因子培养基。
迁移培养
孵育时间:24–48小时(侵袭实验需延长至48–72小时)。
终止条件:显微镜下可见下室细胞贴壁达80%。
染色与计数
甲醇固定10分钟,0.1%结晶紫染色20分钟,PBS冲洗后显微镜随机选取5视野计数。
三、关键注意事项
细胞状态控制
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活力>90%),避免过度融合影响迁移空间。
实验条件优化
划痕宽度需均一,建议使用直尺辅助划痕以减少人为误差。
Transwell实验中基质胶需预冷处理,避免气泡干扰细胞穿透。
数据标准化
划痕面积计算需统一阈值参数(ImageJ灰度值设定为50–100)。
Transwell数据需以迁移细胞数/视野或迁移指数(实验组/对照组)表示。
四、应用领域与案例
肿瘤研究
评估化疗药物(如5-FU)对肝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迁移率下降>50%为显著)。
免疫调控
验证HA-CD44通路在隐球菌穿透血脑屏障中的作用(迁移率提升2–3倍)。
药物筛选
基于Transwell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可同时测试20种候选化合物对细胞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