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释放量检测
镍释放量检测主要用于评估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如珠宝、手表带、眼镜架等中镍的释放情况,以保障使用者的健康。
以下是关于镍释放量检测的常见方法:
检测原理
将样品放置在人工汗液中,模拟人体佩戴时的环境,通过一定时间的浸泡,使样品中的镍溶解到汗液中,然后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测定汗液中镍的含量,以此来评估样品的镍释放量。
主要仪器和试剂
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 MS)、电子天平、恒温水浴振荡器等。
试剂:人工汗液(一般由氯化钠、乳酸、尿素等组成)、硝酸、高氯酸等用于消解样品的试剂。
检测步骤
1. 样品准备:如果样品是完整的物品,如戒指、项链等,通常直接进行检测;如果是较大的物品或不规则形状的物品,可能需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试样,以便放入浸泡容器中。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记录其质量。
2. 浸泡:将样品放入含有一定量人工汗液的密闭容器中,一般按照每平方厘米样品表面积对应一定体积的人工汗液(如10mL/cm²)的比例加入人工汗液。
然后将容器置于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在规定的温度(如37℃±2℃)和振荡频率下,浸泡一定时间,通常为7天。
3. 样品处理:浸泡结束后,取出样品,将浸泡液转移至干净的容器中。
如果浸泡液中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过滤或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
对于一些含有机物较多的样品,可能需要采用消解的方法对浸泡液进行处理,以破坏有机物,避免对镍含量测定的干扰。
例如,可加入适量的硝酸和高氯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消解,直至溶液澄清透明。
4. 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对处理后的浸泡液进行镍含量的测定。
首先需要用已知浓度的镍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然后将样品溶液导入仪器中,根据仪器测定的吸光度或离子强度等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溶液中镍的浓度。
5. 结果计算:根据样品的质量、浸泡液的体积以及测定得到的镍浓度,计算样品的镍释放量,计算公式为:镍释放量(μg/cm²/week)={C*V}/{S*t},其中C为测定的浸泡液中镍的浓度(μg/L),V为浸泡液的体积(L),S为样品与人工汗液接触的表面积(cm²),t为浸泡时间(week)。
注意事项
- 人工汗液的配方和浸泡条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仪器的性能稳定和测定结果的准确。
-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根据其材质和结构特点,对检测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例如,对于一些表面有涂层的样品,需要考虑涂层对镍释放的影响,可能需要先去除涂层再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