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检测
感官检测
外观与颜色
正品三七粉为灰白色或灰黄色,部分高品质产品可能呈淡绿色,颜色均匀无杂质;若色泽过白(可能漂白)或发黑、出现红褐色斑点,提示变质或掺假。
粉末质地细腻,揉搓无颗粒感,结块或潮湿表明保存不当或受潮变质。
气味与味道
正常三七粉有淡人参味或草木清香,无刺鼻异味;霉味、酸味或腐臭味提示变质。
入口微苦,吞咽后回甘;若仅有苦味或无回甘,可能掺入黄连素等杂质。
溶解性测试
冲泡泡沫:取少量三七粉加水搅拌,泡沫丰富且持久(因三七皂苷特性)为优质品,无泡沫或快速消散可能掺淀粉或失效。
静置分层:溶液静置10分钟后,上层应呈黄绿色透明状,下层为均匀灰白色沉淀;若分层浑浊或有异色漂浮物,提示杂质或变质。
理化指标检测
常规理化参数
水分:干燥失重法检测,水分含量≤10%(超标易霉变)。
灰分:总灰分≤8%,酸不溶性灰分≤2%(反映加工杂质)。
有效成分定量
三七皂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薄层色谱法(TLC),总皂苷含量≥5%为合格。
三七多糖:蒽酮-硫酸法或酚-硫酸法检测,含量需符合《中国药典》2025版要求。
安全性检测
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5ppm)、砷(≤2ppm)、汞(≤0.2ppm)等。
农药残留:GC-MS/MS法检测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残留(限量参照GB 2763-2025)。
微生物:细菌总数≤1000 CFU/g,霉菌≤100 CFU/g,不得检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专项鉴别技术
电子鼻与GC-MS联用
通过分析挥发物(如萜烯类、芳香族化合物)的组成差异,可鉴别三七粉的原料部位(主根、侧根、须根等)。
红外光谱法
检测特征峰(如皂苷、多糖官能团),与标准图谱对比,判断是否掺入淀粉、滑石粉等廉价成分。
变质与掺假判定
变质特征
颜色发黑、结块、霉斑、异味(酸腐/霉味)。
冲泡后沉淀物异常(如絮状悬浮物)或味道发涩。
掺假识别
淀粉掺入:碘液测试变蓝提示含淀粉。
染色剂检测:乙醇浸泡后若液体明显染色,可能添加人工色素。
检测范围
生三七粉,熟三七粉,三七断面粉,三七根茎粉,三七叶粉,三七花粉,三七种子粉,三七皂苷粉,三七多糖粉,三七提取物粉。
检测仪器
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微生物检测仪,水分测定仪,灰分测定仪,酸度计,淀粉含量测定仪。
检测标准
T/SIAW 003-2021趁鲜清洗三七粉
T/SIAW 004-2021三七粉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