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实验
一、核心检测指标
物理指标
透明度:用透明度盘测量(圆盘黑白分界消失时的水深),如透明度50 cm表示水质较清澈;
温度:通过温度计或水质仪直接读取,影响溶解氧及微生物活性。
化学指标
pH值:使用试剂滴入水样后比色(如8.5表示弱碱性),或直接用电极法测量;
溶解氧(DO):便携式溶解氧仪现场检测,限值≥5 mg/L(适合鱼类生存);
化学需氧量(COD):分光光度法或快速测试包测定,限值≤30 mg/L(景观水严控标准);
氨氮(NH₃-N):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标(>0.5 mg/L)提示有机污染风险。
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膜过滤法培养48小时,要求“未检出”(直接接触水体)。
重金属及其他
铅、镉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限值需符合《GB 3838-2025》地表水标准。
二、实验方法与工具
现场快速检测
透明度盘:直径200 mm黑白圆盘,下沉至不可见时记录绳结数(每结10 cm);
多参数水质仪:同步测量pH、DO、电导率,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
快速测试包:5分钟内完成氨氮、COD半定量检测,适合应急筛查。
实验室分析
分光光度计:检测COD、氨氮、总磷,误差≤3%(需滤膜预处理高浊度水样);
BOD培养箱:5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培养温度20℃±1℃,记录溶解氧差值;
微生物培养: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48小时观察菌落形成。
三、实验操作流程
采样与预处理
使用避光无菌瓶采集水样,4℃冷藏保存(微生物样本6小时内分析);
高浊度水样需经0.45 μm滤膜过滤,避免悬浮物干扰检测结果。
分步实验操作
透明度测试:缓慢下沉透明度盘,记录黑白分界消失时的绳结数量;
pH检测:滴入4滴试剂后摇匀,比色卡对比或电极法直接读数;
BOD5测定:取两份水样,分别测当天和5天后的溶解氧差值。
数据记录与质控
每批次加入空白样和平行样,相对偏差≤5%为合格;
报告需标注检测方法(如GB/T 5750)、仪器型号及实验室资质(CMA/CNAS)。
四、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
接触重金属或高污染水样时需佩戴手套、护目镜,实验后规范处理废液;
数据可靠性
现场检测避免阳光直射影响试剂显色,实验室分析需定期校准仪器;
微生物检测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污染。
五、数据解读与应用
水质分级
对照《GB 3838-2025》:Ⅰ类水(COD≤15 mg/L)适用于水源地,Ⅴ类水(COD≤40 mg/L)仅限农业用途;
景观水体需满足“无异味、无漂浮物”,BOD5≤10 mg/L。
污染溯源
氨氮、COD同步超标提示生活污水或农业面源污染;
重金属异常需排查工业废水偷排。
通过多指标联动检测与标准化流程,可精准评估水质状况并指导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