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光泽检测
一、检测标准与仪器
核心标准
GB/T 13217.2-2024:规定油墨光泽检测方法,适用于印刷品表面光泽度的实验室测量,明确仪器校准、样品制备及数据记录要求。
CNS 10804-1992(参考标准):针对高光泽油墨的镜面反射特性补充测试条件。
检测仪器
光泽度仪:通过镜面反射原理测量光泽度,需根据油墨光泽等级选择测量角度:
高光泽油墨(≥90GU):采用20°角,灵敏度更高。
中低光泽油墨(≤70GU):采用60°或85°角,减少散射光干扰。
校准标准板:高光泽板(100GU)用于仪器校准,低光泽板(10~30GU)验证仪器线性误差。
二、检测方法与流程
样品制备
基材要求:使用标准测试纸(如铜版纸或涂布纸),表面平整无划痕,湿度≤60%。
涂布工艺:油墨均匀涂覆(湿膜厚度20±2μm),干燥后静置24小时至完全固化。
检测步骤
仪器预热:开机预热15分钟,确保光源稳定16。
校准操作:使用标准板校准至误差≤±0.5GU13。
多点测量:在样品表面取5个点(边缘避开10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26。
数据判定
合格范围:
高光泽油墨:≥90GU(如UV油墨),允许±5GU波动。
哑光油墨:≤30GU,波动范围≤±3GU。
异常处理:光泽度偏差>10%需复检,并排查涂布均匀性或仪器误差。
三、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
关键影响因素
涂层厚度:湿膜厚度每增加5μm,光泽度上升2~5GU(高光油墨更敏感)。
溶剂挥发速率:快速挥发易导致表面橘皮效应,降低光泽度。
颜料分散性:颗粒团聚或沉降会形成漫反射,导致光泽度下降。
生产控制要点
环境控制:温度20~25℃、湿度50~60%,避免结露或过度干燥。
设备校准:每批次检测前需校验光泽度仪,确保数据一致性。
四、应用场景与合规性
工业应用
包装印刷:高光泽油墨(如烟包、礼盒)需定期抽检,确保批次稳定性。
标签印刷:哑光油墨需重点检测耐磨性(Taber试验)与光泽衰减。
合规要求
检测报告:CMA/CNAS资质实验室出具,标注测量角度、标准依据(如GB/T 13217.2)。
出口认证:欧盟EN 71-3要求儿童产品油墨光泽度符合安全阈值(低散射光)。
通过规范化的光泽检测流程,可有效提升油墨产品的装饰性与市场竞争力,同时满足工业标准与环保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