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糜制品检测
鱼糜制品是以鱼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常见的有鱼丸、鱼糕、鱼豆腐等。鱼糜制品检测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感官检测
外观:在自然光下观察鱼糜制品的色泽、形状、大小及表面状态。如鱼丸应呈圆润规则的球形,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破损,颜色应符合该产品应有的色泽,如白色、淡黄色等,色泽均匀。
气味:用嗅觉辨别鱼糜制品的气味,应具有鱼糜制品特有的鱼鲜味,无异味、腥味过重、酸败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口感:通过品尝来判断鱼糜制品的口感,包括弹性、韧性、细腻度、多汁性等。优质的鱼丸口感应富有弹性,咬下去有嚼劲,且肉质细腻,无明显的颗粒感和粗糙感,咀嚼时多汁,味道鲜美。
理化指标检测
水分含量
方法:通常采用直接干燥法,将鱼糜制品样品在101℃-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样品干燥前后的质量差计算水分含量。
要求:一般鱼糜制品的水分含量在70%-80%之间。
蛋白质含量
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再乘以换算系数(一般为6.25)来计算蛋白质含量。
要求:根据不同的鱼糜制品和产品标准,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0%-20%左右。
脂肪含量
方法:常用索氏抽提法,用有机溶剂(如乙醚或石油醚)提取样品中的脂肪,然后通过称量提取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脂肪含量。
要求:脂肪含量一般在5%-15%左右。
盐分含量
方法:一般采用银量法,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的氯离子,根据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计算盐分含量。
要求:鱼糜制品的盐分含量一般在1.5%-3.5%之间。
微生物指标检测
菌落总数
方法:利用平板计数法,将鱼糜制品样品进行梯度稀释,取适量稀释液接种到营养琼脂平板上,在36℃±1℃培养48h±2h后,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
要求:一般要求菌落总数≤10000CFU/g。
大肠菌群
方法:采用多管发酵法,将样品稀释液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管中,在36℃±1℃培养24h±2h,观察发酵管产气情况,进行复发酵试验和革兰氏染色镜检,计算大肠菌群数。
要求:大肠菌群≤40MPN/100g。
致病菌
方法: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运用相应的增菌培养基增菌培养,再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等试验。
要求:不得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
添加剂及有害物质检测
添加剂检测
方法:对于常见的添加剂,如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色素(柠檬黄、胭脂红)、甜味剂(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要求:添加剂的使用种类和限量应符合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
有害物质检测
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重金属(汞、铅、镉、砷)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多氯联苯等环境污染物。
要求:汞含量一般不得超过0.5mg/kg,铅含量不得超过1.0mg/k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