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果检测
一、感官检测
外观鉴别
成熟黄皮果果皮呈黄绿色至橙黄色,直径2-4cm,表面具油胞点,果皮厚度0.5-1.2mm。
劣质果表皮出现黑斑或裂纹,果蒂发黑提示腐败风险。
成熟度评估
采用CIE a*值(果皮色度)作为关键参数:
阶段3(a*=0-4):酸味明显,适合加工
阶段4(a*=4-8):糖酸平衡,适合鲜食
二、理化指标检测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
可溶性固形物 ≥10% 折光仪法(鲜果取样)
总糖含量 ≥8.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可滴定酸 ≤1.2% 酸碱滴定法
维生素C ≥5.7mg/100g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三、安全检测
农残筛查
重点检测有机磷类(毒死蜱≤0.01mg/kg)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GC-MS/MS全谱分析。
微生物指标
霉菌≤50CFU/g,菌落总数≤1000CFU/g。
重金属限量
铅≤0.1mg/kg、镉≤0.05mg/kg(参照《GB 2762-2025》)。
四、活性成分检测
黄皮酰胺测定
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21:16.5:62.5),检测波长257nm。
自然干燥果核中黄皮酰胺含量≥0.17%。
总黄酮提取
超声波辅助75%乙醇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后纯度≥86.45%,芦丁、槲皮素为主要成分。
挥发性物质分析
UPLC-HRMS检测β-蒎烯等57种挥发性化合物,阶段3浓度达峰值(薄荷香特征物质)。
五、检测认证流程
送样规范
鲜果样品≥500g(含不同成熟阶段果),冷链运输(4-8℃)。
争议处理
疑似掺伪样本需同步进行黄皮酰胺HPLC验证与挥发性物质谱图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