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检测
一、核心检测项目
感官检测
香气与滋味:通过嗅觉和味觉评估红茶的醇厚度、花果香特征(如祁门红茶特有的“祁门香”);
汤色与叶底:观察茶汤颜色(红艳透亮为佳)、叶底色泽均匀度及柔韧性。
理化指标检测
水分含量:采用烘干法或卡尔费休法,限值≤7%(碎红茶要求≤7%);
茶多酚与咖啡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茶多酚(GB/T 8313-2018),HPLC法测咖啡因(检出限0.01%);
灰分与杂质:总灰分≤6%,非茶类杂质(如泥沙、金属屑)需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筛查。
安全卫生指标
农残与重金属:检测六六六、铅、镉等,参照GB 2763-202X(农药残留)及GB 2762-202X(重金属);
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1000 CFU/g,霉菌≤50 CFU/g,大肠杆菌未检出(GB 7101-202X);
染色剂筛查:冷水浸泡法观察茶汤颜色变化,摩擦白纸法检测色素残留(异常红色提示可能添加合成染料)。
二、检测方法与技术
感官评价
依据《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评价方法》,由专业评茶师按“干评+湿评”流程操作。
实验室分析技术
分光光度法:用于快速测定茶多酚总量(如酒石酸亚铁比色法);
HPLC法:分离茶黄素、儿茶素等单体成分,色谱柱选用C8或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镉等重金属(检出限≤0.01mg/kg)。
现场快速检测
便携式水分测定仪(误差≤2%)、近红外光谱仪筛查灰分及杂质。
三、执行标准与流程
检测类别 执行标准 关键要求
感官与理化指标 GB/T 13738.2-2017 水分 ≤7%、灰分≤6%
农残与重金属 GB 2763-202X 六六六≤0.01mg/kg、铅≤0.5mg/kg
紧压红茶 GB 31751-202X 咖啡因≥1.5%、酸度(pH 4.5-6.5)
检测流程:
样品制备:茶叶研磨至40目以下,避光保存(温度≤25℃);
前处理:甲醇提取活性成分,离心去除脂溶性干扰物;
检测周期:常规项目3-5个工作日,全项检测5-7个工作日。
四、注意事项
工艺合规性验证:优质红茶需符合《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云南地方标准),关注萎凋、发酵等关键工艺参数;
仪器校准:分光光度计每日校准标准曲线,HPLC定期验证柱效(理论塔板数≥5000);
风险预警:
茶汤浑浊或沉淀物异常(可能含未分解农残或杂质);
咖啡因含量低于1.5%或茶多酚显著偏离标准值(提示原料掺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