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衫检测
羊毛衫的检测涵盖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
外观检测
色泽:观察羊毛衫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有无明显色差、色花、褪色等现象。同一件羊毛衫不同部位颜色应无差异,尤其是拼接部位的颜色过渡要自然。
表面:查看羊毛衫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起球、毛粒、抽丝、破洞、污渍等瑕疵。羊毛衫表面的绒毛应细腻、均匀,无长短不一或局部秃毛的情况。
缝线:检查缝线是否整齐、细密,针距是否均匀,有无脱线、跳线、漏缝等问题。缝线的颜色应与羊毛衫主体颜色相协调,缝边应宽窄一致,无明显歪斜。
图案与花纹:若羊毛衫有图案或花纹,要检查其是否清晰、完整,图案的位置是否正确,左右是否对称,有无印刷或编织错误。
配件:查看拉链是否顺滑,有无卡顿、掉牙现象,拉头是否牢固;纽扣是否钉得牢固,有无松动、掉扣,扣眼是否整齐、无破损;罗纹袖口、下摆的弹性是否良好,有无松弛、变形。
尺寸规格检测
主要部位尺寸:测量羊毛衫的衣长、胸围、肩宽、袖长等主要部位尺寸,确保与产品标注的规格相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对称性:检查羊毛衫的左右袖长、左右肩宽、前后片长度等是否对称,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保证穿着美观。
纤维成分及含量检测
定性分析:通常采用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等方法对羊毛纤维进行定性分析。显微镜观察法可通过观察羊毛纤维的鳞片结构等特征来判断;燃烧法中羊毛燃烧时有烧毛发的气味,灰烬为黑褐色小球;化学溶解法利用不同纤维在特定化学试剂中的溶解特性来鉴别。
定量分析: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如采用化学溶解法溶解去除非羊毛纤维,然后通过称重等方式计算羊毛纤维的含量,也可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等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检测,确保羊毛含量符合产品标注和相关标准要求。
物理性能检测
拉伸强力:使用拉伸试验机对羊毛衫进行拉伸试验,测定其拉伸强力,评估羊毛衫在穿着过程中承受拉力的能力,确保不易破裂。一般来说,羊毛衫的拉伸强力应能满足正常穿着和活动的需求。
撕破强力:采用撕破强力试验机检测羊毛衫的撕破强力,了解羊毛衫在受到尖锐物体钩挂或外力撕扯时的抵抗能力,避免出现易撕破的情况。
起毛起球性能:通过起毛起球测试仪,模拟羊毛衫在穿着和摩擦过程中的情况,检测其起毛起球程度。一般按照相关标准评级,起毛起球等级越高,说明羊毛衫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越好。
缩水率:将羊毛衫进行标准洗涤程序后,测量其尺寸变化,计算缩水率。羊毛衫的缩水率应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水洗后纵向和横向缩水率都不应过大,以保证洗涤后羊毛衫的尺寸稳定性。
色牢度检测
耐洗色牢度:将羊毛衫按照规定的洗涤条件进行洗涤,观察洗涤后羊毛衫的颜色变化情况,以及对贴衬织物的沾色情况,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级,评估其耐洗色牢度,确保羊毛衫在洗涤过程中不易褪色、沾色。
耐摩擦色牢度:使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机,对羊毛衫进行干摩擦和湿摩擦试验,观察摩擦后羊毛衫的颜色转移情况,按照标准评级,一般要求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都应达到一定等级,以保证羊毛衫在日常穿着中颜色的稳定性。
耐汗渍色牢度:模拟人体汗液对羊毛衫的作用,将羊毛衫浸泡在人工汗液中,然后观察颜色变化和对贴衬织物的沾色情况,进行评级,确保羊毛衫在接触汗液时不易褪色、变色。
安全性能检测
pH值:用pH计测定羊毛衫萃取液的pH值,羊毛衫的pH值一般应在4.0 - 8.5之间,确保羊毛衫的酸碱性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和伤害。
甲醛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检测羊毛衫中的甲醛含量,甲醛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不得超过75mg/kg,以保障穿着者的健康。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等仪器检测羊毛衫是否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此类染料是严格禁止使用的,必须确保羊毛衫无此类有害物质。
羊毛衫检测的相关标准有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26384-2011《精梳毛针织品》、FZ/T 73009-2009《羊绒针织品》等,这些标准对羊毛衫的各项指标和检测方法都做出了详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