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卵石检测
一、核心检测项目
物理性能检测
颗粒级配:通过标准筛分法分析粒径分布,确保符合GB/T 14685-2022要求,控制粗骨料与细骨料比例。
含泥量与泥块含量:采用水洗法测定,要求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
针片状颗粒含量:使用规准仪筛选,针片状颗粒占比≤8%(C类卵石要求更严)。
力学性能检测
压碎值指标:依据GB/T 14685标准,压碎值≤16%(Ⅰ类卵石)或≤20%(Ⅱ类卵石),反映抗压强度。
岩石抗压强度:测试母岩单轴抗压强度,要求≥60 MPa(C60及以上混凝土用卵石)。
吸水率与表观密度:通过浸泡法测定,吸水率≤2.0%,表观密度≥2600 kg/m³。
耐久性与环保性检测
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浸泡5次循环后,质量损失率≤8%。
碱集料反应:评估卵石与混凝土中碱性物质的反应活性,膨胀率≤0.10%(28天)。
放射性检测:采用γ能谱仪测定内照射指数(≤1.0)与外照射指数(≤1.3)。
二、执行标准与规范
核心标准
GB/T 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涵盖颗粒级配、压碎值等)。
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含含泥量、泥块含量检测)。
辅助标准
GB 6566-2025: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环保性能要求)。
TB/T 2328.18-2025:铁路混凝土用卵石检测规范(针对铁路工程专项要求)。
三、检测流程与技术要求
取样与制备
取样方法:按批次取样(每2000吨为一批),取样点不少于8个,总量≥80 kg。
样品处理:四分法缩分后烘干至恒重,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5℃。
实验室检测流程
分项测试顺序:
优先无损检测(颗粒级配、表观密度)。
后破坏性试验(压碎值、抗压强度)。
数据记录:保存筛分曲线、压力载荷曲线及放射性检测图谱,支持视频回溯58。
四、资质
资质要求
检测机构需具备CMA认证,且资质范围包含“建设用卵石”相关参数。
五、注意事项
样品一致性:送检样品需与工程实际用料一致,避免风化卵石或含杂质的劣质材料干扰结果。
环境控制:检测时需避免雨雪天气,湿度≤70%,确保筛分与称量精度。
整改要求:若放射性超标或压碎值不合格,需更换料源或调整混凝土配比。
通过系统性检测,可全面评估建设用卵石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及环保性,保障混凝土结构强度与工程安全性。